柳州有一种神秘的“生物” 活动在地下6米的黑暗处
柳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,版权归柳州新闻网所有,转载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!
最帅背影
在地下6米的黑暗处,潮湿又阴暗,这里却活跃着一群动作敏捷、力大无穷的智慧生命体,没错,他们就是柳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电缆班的 黑暗勇士 ,他们 上天下地 ,无所不能。
柳州前段时间38℃高温,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。电缆班的陶少乐和同事来到位于柳北区的地下隧道,照例对地下电缆进行日常巡视和隐患排查。电缆班承担柳州城区电缆线路的运行、维护和管理工作,一丝一毫都不敢马虎。
一望无际的黑暗
下隧道前,陶少乐和同事必须 全副武装 ,穿上长袖、长裤工作服,头顶探照灯,戴上防毒面具,手提氧气瓶,身背工具包,全套装备重约20公斤。
地下隧道深约6米
电缆隧道在地下6米深处。由于南方地质特殊,地下水丰富,有些电缆沟电缆隧道里常年有积水。虽然有良好的接地系统、通风照明系统、排水系统,但是地下浓烈的霉味充斥着每一个角落。为防止意外发生,陶少乐拿出气体检测仪开始检测隧道内环境, 还行,算达标了,没有报警。
到地下后,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电缆映入眼帘,无尽的黑暗向四周蔓延。刚入隧道不到一分钟,大家的防毒面罩便蒙上了一层雾气。由于隧道内通风不好,潮湿、闷热、黑暗、路滑、霉味四溢,呼吸不顺畅,不一会大家的衣服就渗出了汗水。
地下电缆隧道
陶少乐提醒大家每一步都要走得格外小心, 电缆巡视工作要非常仔细,由于能见度太低,需要更加谨慎,任何的小细节都不能放过,需要像医生 望闻问切 一般不得马虎。
对电缆进行巡视
隧道内最多时候同时有十几条电缆,必须弯腰、低头绕过这些电缆。大家借着电筒光,紧贴着电缆一侧,仔细检查是否有破损、铭牌标识是否都清晰完整、接地箱是否有损耗、电缆支架和回流线是否被偷盗,同时用仪器测试各种数据并认真记录,发现隐患及时处理。说着,陶少乐低下身去用脸贴着电缆,仿佛在 把脉 。他说,脸部的皮肤比较敏感,用脸去 检查 电缆,更容易发现问题,及时解决。
发现灯罩松脱
在地下来回走了约500米,发现电缆支架松动的他立刻用扳手扭紧、脱落的防爆灯罩也马上修复。红外测温、检查接地,一圈下来他已满脸汗水,衣服也已湿透。完成工作后出到隧道口,大家照例地相互看看,看看脸上有没有污渍,脱下帽子,利索地擦一把汗。
发现隐患及时处理
柳州拥有80多千米110千伏及以上等级高压电缆,经过多年精心维护,未出现任何电缆本体故障。随着城市的发展,电缆日益增多,电缆班的 黑暗勇士 们为柳州数百万人口提供光亮而默默守护着。(通讯员 时明明 邹振远 吴沛峻)
责任编辑:覃连毅
柳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